百科经验 > 生活 > 正文

​为什么,经历背叛的婚姻里,需要被背叛的一方做出“改变”?

2024-12-17 20:56 来源:网络 点击:

为什么,经历背叛的婚姻里,需要被背叛的一方做出“改变”?

文|北苏

01

为什么,经历背叛的婚姻里,需要被背叛的一方做出“改变”?

修复关系,变成我一个人的努力,凭什么?为什么他错了,不让他改变,不是应该让他付出更多行动更多吗?

的确当一个人在婚姻里被伤害被辜负,好不容易拿出勇气重新接纳伴侣,期待着他用心弥补自己时,却被告知、或者却被伴侣的态度“逼迫”到需要自己再次退步,要自己做出改变修复关系,要自己拿出更多的容忍照顾他的情绪,要自己去主动和他修复关系,这怎么看都太欺负人,也太不公平了。

犯错的应该知错而改,更应该知错而弥补和为婚姻修复行动更多,这是每个人都认为很正确的是非观,也应该被适用在一些问题中。

比较麻烦的是,婚姻关系中的问题,有些时候并不能让婚姻里的人完全用原本秉持的“是非观”来处理。

在有问题的婚姻里,夫妻两个人都一面拿着弓箭,一面举着盾牌,虽然是隐形的但却时时影响着两个人的关系,靠近时可能会被刺伤、或者隔着盾牌无法理解;疏远时可能会激起某一方的攻击,同时让他举起更厚的盾牌。

经历过背叛的婚姻里,这种“弓与盾”的相处状态出现的会更加频繁,原本秉持的“是非观”只会加重双方的攻击与自我保护。

02

“弓与盾”的相处状态是怎么造成的?

他追的目的是亲近的需要,不过这份内在的需求却被过激的追逐方式掩盖,导致每次沟通没有商谈都变成攻击、讨伐,进而演变成争吵或战争。

逃的一方本意也不想逃,他的内心也有着很多对亲密关系和婚姻的需求,可是他会觉得自己不得不逃,不得不远离控制他的伴侣。

追的一方是内心是委屈的,想要的需求伴侣不懂得满足,所以过激的追逐方式愈演愈烈;逃的一方也是委屈的,从没有被认可,还持续被攻击,所以逃跑者很难在婚姻里停下脚步。

在追逃模式中夫妻双方都是“受害者”,都希望对方改变,都希望对方先来了解自己。

于是婚姻不断被追逃模式左右,夫妻间的矛盾越积越多、距离也越来越远,最后彼此陌生。

经历背叛后,婚姻修复的过程中,类似这种追逃模式也常常上演,被背叛者总是追着背叛的一方让其改变回归。

试图只有这样才能够让自己内在安全与亲密的需要被背叛者看见,从而懂得满足自己。

背叛者可能常是逃的一方,内心里他或许也很想积极努力的回归家庭,可是他看不到伴侣追责下的需求,只能看到伴侣对自己的攻击和否定,不得不选择逃避问题,不得不搁置回归的信心。

另外,当婚姻遇到婚姻危机,可能在婚姻危机到来之前,这段婚姻就已经陷入了追逃模式。

修复婚姻就不能仅仅是解决“背叛该如何选择,对方会不会真心归”等类似的问题,打破夫妻间固有的不良的模式,或者更确切的说打破“追逃”模式,关系才能真正的被修复。

03

想要打破追逃模式,就要从夫妻双方为何会陷入追逃模式入手,找到原因,对应的状态才有机会改变。

依恋角度来说,每个个体从出生到成长的过程中,都会形成属于自己的依恋模式,其中有安全型依恋,有不安全型依恋;不安全型依恋又分为焦虑型依恋和回避型依恋

安全型依恋的个体,在幼年时期得到了很好的照顾,他与父母间的关系是亲密的是安全的,这也让他很容易在成年后的关系中有内在的安全感,并能很好的处理亲密关系。

焦虑型依恋的个体,在幼年时期可能并没有得到很好关注,他十分需要父母的关注与亲近,但父母忽视或离开可能让他感到恐惧,他的内在因此缺少安全感。

这也让他成年后的他在亲密关系中带着同样不安的模式,重复体验不安,对关系对伴侣的需求与粘附需要比较高,容易让关系出现矛盾。

回避型依恋的个体,同样在幼年时期与父母的关系可能存在某些问题,他们不愿面对父母对自己的忽视、离开、消极的情感互动等。

于是他们选择回避,淡漠对父母的回应的期待,也不再过多的向父母表达自己的需求,假装自己不需要,内在也因此缺少安全感。

在其成年后的亲密关系中,同样会在亲密关系中缺少安全感,对待伴侣的模式会无形中回到幼年期与父母相处的状态,也常常是回避的状态,很少表达自己的感受与心情,也很少主动了解伴侣的感受与需求,让关系缺少连接与回应。

处在追逃模式中的夫妻双方,内在的依恋类型往往都是不安全型,可能相同的焦虑,回避,也可能是各占一种。

无论是怎样的组合里,双方其实都带着自己“不够满足,不够安全”的一面,期待亲密关系里的伴侣能够懂得自己,给予自己,满足自己。

04

妻子,可能以为找到一个可以让自己依赖且懂得关心自己的伴侣,是自己走向婚姻的目的,自己能够在婚姻里被关心被呵护,才会有安全感。

丈夫,可能以为找到一个可以带给自己轻松且认可,让自己有价值感的伴侣,是自己走向婚姻的目的,自己能够在婚姻里感觉到被认可被欣赏,才会有安全感。

内在的需求驱使着夫妻双方,在婚姻里索取自己想要的安全感。

双方都把伴侣视作内心完美伴侣,又因为各自都缺少安全感,都不懂得如何恰当有爱的表达爱和回应爱,所以需求得不到满足,进而愤怒失望,情绪和行为不受控制,促成了“追逃”模式。

想要打破追逃模式,就需要有一方觉察到夫妻相处的状态,同时看到自己与伴侣对婚姻不满,对彼此不满的真实原因与需求。

夫妻间的冲突,原谅背叛后双方的矛盾,都在把两个人往对立面推动,而实际上夫妻真正的需求是爱,原谅背叛后修复婚姻的需要也是爱,爱需要夫妻真诚的互动,需要夫妻间能够看到彼此的需求,并懂得给予。

其中一方觉察到这一点,夫妻互动的模式、修复婚姻的模式也就会发生转变,觉察的一方会知道有些矛盾不是伴侣有问题,而是他“能力”不足,他看不到、看不懂、也可能不知道该如何给予和回应。

经历背叛后修复婚姻的过程中也是如此,背叛者可能不是不懂得积极回归,而是不懂得如何行动、没有力量回归,也没有支撑他确信婚姻会好转、他的安全需要能被婚姻满足的信心。

05

在婚姻里,每一方都可以成为打破追逃模式的一方,只要追者不再追,或者逃者不再逃。

然后用心的为婚姻建立“安全基地”:积极正向、随时且真诚的回应伴侣,既勇于表达自己的感受,也愿意试着了解伴侣的感受,用实际行动给予爱和安全。

正常来讲,在经历背叛的婚姻里,由背叛者改变,做叫停追逃模式的一方,用他的行动弥补婚姻是合理的,但为什么却要被背叛的一方改变?

第一,被背叛者内心承受的痛苦比较多,如果被背叛者不能够通过改变自己进而成长,很容易会被痛苦裹挟,让自己很长时间都陷在“婚姻对自己不公、伴侣辜负自己的不甘”之中,让自己不断地被消耗。

第二,对于被背叛的一方来讲,婚姻里出现的问题,也是一种成长信号,被背叛者只有通过改变让自己成长,才有机会更了解自己,看见自己的需求,也懂得用合适的方式满足自己的需求。

可能还会在让自己获得满足的同时,给伴侣和孩子、父母带去更轻松平静的幸福生活。

第三,正如我们在前文中提到的,在婚姻问题中想要解决问题,可能就要跳出“问题”的束缚,不把背叛看成是一个问题,而把背叛看成是“关系问题”。

这样婚姻里的问题,就从“点”到“系统”,在系统上解决,要比纠结一个点更容易解决婚姻问题,也更容易改善婚姻系统。

当然,背叛的一方也是需要改变的,更是需要为背叛承担责任、且积极为修复婚姻努力的,不过这是他需要完成的自身觉悟、与自我提升。

他的改变或许会给关系带来一些改变,却不能帮助被背叛者从被背叛的痛苦中释怀。

被背叛者需要从自身内在的改变获取安全感,让自己在亲密关系中的依恋模式从“不安”变为“安全”,可以有勇气有信心,也有能动性去为自己的幸福做出行动。

06

被背叛者的改变不等于妥协和卑微的迎合。

当被背叛者觉得“通过自己改变,修复关系”的方式不能理解时,其内心往往依然是有很多不安全因素的,与其说他们觉得这种方式不公平,不如说他们害怕自己的努力被再次轻视或辜负。

“妥协”、“没有底线”、“卑微迎合”、“没能力离开”等等声音,会让被背叛者不敢接受自己改变的方式。

被背叛者认为只有伴侣积极回归,给出一个绝对安全的环境,自己才能试着相信他,如果让自己努力改变,就会让伴侣认为不用改变,他不改变自己就没有安全感。

转回来看,这些还是被背叛者内心需要克服和成长的课题,改变就是自身成长,从不是为了迎合伴侣,改变在让自己受益,也在间接的让婚姻受益,可能也会让伴侣受益,不过不亏。

对于被背叛者来说,成长可能会从两个方向改变:

其一是外在的改变,经济能力、自身状态、有意的停止和优化某些情绪与行为等,让自己有机会建立内在觉察。

其二是内在的改变、内在的独立,最重要的是觉察到自己的内在的安全模式,意识到“自己要在婚姻里真正的独立”。

跳出不安全依恋带给自己的束缚,认识到自己已经长大,有能力给自己安全感,不再期待和被动的等待伴侣懂得自己、主动给予自己。

改变后而有意识有力量去给自己的婚姻建立“安全基地”,通过自己的改变,既改变自己的状态,也改变婚姻的状态。

成长后的被背叛者会明白,原谅背叛的选择,并不是百分百幸福的归属,自己要有勇气选择原谅伴侣,寻求更亲近的亲密关系、以及更稳定的家庭状态;也要有勇气接受哪怕百分之一的期待之外的结果。

如此,痛苦便是成长的养分,也是婚姻进入新篇章的开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