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科经验 > 百态 > 正文

“沙漠”两个字为何都带“三点水”(田英章毛笔行书《偏旁部首)

2024-03-01 17:27 来源:未知 点击:

“沙漠”两个字为何都带“三点水”(田英章毛笔行书《偏旁部首)

网上经常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:

一位老师在给学生讲课的时候,说:汉字造字是有规律的,比如和水相关的字,往往都会带有‘氵’这个偏旁。

话音未落,总会有一个调皮的学生喊道:沙漠也和水有关吗?

这个故事的结局往往就写到这里,以一种虚假的胜利来证明老师是错的,甚至有人对此大加嘲讽,并不想听一听真正的解释。

实际上,这正是因为缺乏对汉字造字规律的认知,才出现的盲目自大。

用沙漠来举例,是弄混了两种造字法

通常情况下,我们说一个汉字中的部分符号,比如氵这种偏旁是和它的含义有关,这里的限定是形声字。

形声字是怎么来的呢?这就涉及到汉字的一个非常重大的突破了。

从已知的文字发展形势来看,世界上很多地方的文字最初都起源于象形文字,这种文字具有图画的特性。而随着人类对于世界的认知越来越丰富,就使得有限的象形文字不够用了。

比如说,表达水的含义里,对江、河、湖、海等不同的形态无法做到有效区分。显然这对人类之间的交流产生了非常严重的阻碍。

于是,很多文字无力改变此种困局,就开始抛弃原来的造字思路,由表意转为表音,即文字的形态不代表任何含义,文字的真正含义完全由其读音来决定。

比如英语、日语、朝鲜语等语言,就是典型的表音文字。

汉字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,但却并没有选择造字更为简单的表音方式,而是保留表意传统,又结合了表音的一些特色。

所以,严格意义上来说,汉字既不是表音文字,也不是表意文字,而是两者兼而有之的音意文字。

这就是形声字的由来,它是为了解决人类认知与文字创造之间的速度失衡问题。

形声字简单来说就是,汉字的一部分符号表示其读音,另一部分符号表示其含义,所以古时候有秀才识字读半边,这是正确的识字方法。

比如说湖,氵就是义符,而胡就是声符,人们一看就能知道这种东西与水有关,读音与胡相近。

以此造字的途径,在造字法当中被称为形声,《说文解字》当中如此描述:

形声者,以事为名,取譬相成,江、河是也。

这一类字在《说文》当中往往用从某,某声来描述。

比如沙漠中的字就是一个形声字,描述为从水,莫声。是说漠的义符就是氵,声符就是莫。而漠的解释是,北方流沙。

什么是流沙呀,像水一样可以流动的沙子,这不就是和水有关吗?

或许有人要问了,那沙呢?沙总不至于和水有关了吧,怎么也带氵的偏旁呢?!

没错,沙确实和水的关系不大,但它可不是形声字,而是会意字

会意是与形声并列的造字法,《说文》当中是这样描述的:

会意者,比类合谊,以见指㧑,武、信是也。

这一种造字方法是把两个字合在一起,通过各自含义的配合,来表达新字的含义,比如鸣指的是鸟的叫声。

沙也是一个会意字,表述为从水,从少,这里的少就不是声符了,其含义是水少沙见。河水褪去之后会留下很多细小的砂砾。

那么,沙漠为什么没有水,还都带有氵的偏旁,就很清楚了。

汉字的造字法不仅仅只有形声与会意,还有其他四种,被合称为六书,这些方法其实与我们的生活也息息相关。

了解汉字六书,能解决很多疑惑

我相信,很多人还听过这样一个观点,说古文当中的通假字就是古人写的错别字。

这和沙漠为什么带氵一样,都是因为对造字法六书认识不清所产生的误区。

所谓的六书,除了形声与会意之外,真正算得上造字法的还有象形指事,而另外两种,一般将其当做用字法,名为转注假借

通假字的出现往往在年代比较久远的文章中,越靠近现代,通假字现象就越少,这需要分开来看待。

前文提到过,形声字的出现是为了平衡人类认知与文字创造的速度,可见在很早之前,文字的数量其实并不多。

于是,当人们想要表达某些含义却又没有固定文字的时候,往往就会通过假借的方式来解决。

《说文》当中说:

假借者,本无其字,依声托事,令、长是也。

是说,本来没有的字,只能根据读音来暂时赋予另一个字一定的含义,用来互相之间的交流。

而随着时间推移,虽然越来越多的文字被创造出来了,但那个之前经常被假借的文字已经成为了一个惯例,被使用者赋予了新的涵义,于是这样的形式就被保存下来了。

比如说,《论语》当中有诲女知之乎,这里的实际上就是通假字,真正要写的是。但《论语》被看做圣人之言,后世人也不好修改,只能就这么写着了。这就形成了一种通假。

再比如莫这个字,本来是表示暮的含义,但后来因为经常被用作否定词,所以人们又创造了一个暮字,用以和莫区分。但是暮和莫的分化有一个过程,就会出现两者共存、交替使用的现象,也会形成通假。

而在汉字越来越多,已经能基本满足交流需要的时候,依然出现了一些通假字,其中有些就与错别字有关了。

古代受到印刷、保存等技术条件的限制,很多书籍在流传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。

比如被战火焚毁,然后有人又将其默写下来,或者根据一些残篇重新整理出来,这个过程中有时候就会出现舛错;再比如,一部作品流传的过程中,有人一时大意,将其中的某些字写错了,但随着传播越来越广,大家也都将错就错,这些错别字就取得了合法的地位,变成了通假字。

所以,通假字中,无论是因为时代较早,汉字数量不足,还是因为偶然的讹误,往往读音都比较接近,读音在表达语意的过程里更为重要一些。

而双方没有承继、讹误等关系,但又表达相同或相近的含义,就是转注了。

它在一定程度上与假借有互补之处。《说文》里说:

转注者,建类一首,同意相受,考、老是也。

就是说,因为不同的地域会有不同的方言,人们在形容同一个事物的时候往往会给他们起不同的名称。但是又因为描述的是同一种事物,所以在造字的时候字形也往往比较接近。

就像考和老都有长者的含义,字形比较接近,但却属于不同的字。同理,有时候也会出现字形有差别,但读音接近的现象,如北方的馄饨和南方的云吞,实际上是同一种食品。

至于另外两种造字法,即象形和指事,在现实生活中也能遇到。

象形在《说文》中的描述为画成其物,随体诘诎,就像最初表示太阳就画一个圆圈,表示月亮就画一个半圆,山是凸起,水是波浪等等。

指事字在现实中也比较有趣。《说文》中说这种字:

视而可识,察而见意。上、下是也。

是说这种字读者一见到就自然明白它所表达的含义了。

因为,它主要是通过一些对比的符号来传递信息的。上就在横线上面加个指示符,下就在横线下面加个指示符。同理的还有本与末,刀与刃等等,都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字。

所以,如果有人再用沙漠等想当然的观点来反驳造字的规律性,你就可以好好地和他讲一讲六书的道理了。

未来在黑夜隐匿,于此静待晓光。

我是待晓儿,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,欢迎关注与交流。